Post's cover

H1长途客车 Coach

9.27 早晨,我告别了带我适应英国生活一个月的哥哥姐姐。我独自一人拖着 2 个 28 寸大箱子、1 个书包和 1 个手提包乘上了 Uber。那位司机看样子是东南亚人,不一会就到达了 Shudehill 客车站。

临近客运车出发前的那一阵子,我在大厅里的显示屏上硬是没有找到我那一趟,我开始紧张了,像是热锅上的蚂蚁,于是我随机问了我身后那位眼眶深邃的外国大哥,我问道:“Are you going to Southampton?”,他说他到伦敦并让我询问这儿的员工,于是我就走到工作人员窗口那问:“Where can I get on the coach?”,工作人员说在 Stand G,其实车票上写的很清楚,我也知道 G 站台在哪,但是那一辆车显然不是我要坐的,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,那一辆客运车是 National Express 公司的,而我这一辆是 Megabus 公司的。就当我正准备在 G 站台周围焦虑徘徊的时候,没想到在人群中又看到了那位老大哥,他用那深邃又带点担忧的眼神望着我,仿佛一位父亲放心不下出远门的游子,我们短暂地对视后他立马向我示意,我要坐的车就在那辆车的后面,果不其然,后面跟着一辆 Megabus 客运车,这正是我要坐的!我连忙说了声谢谢就排入那长队中。说实话,这条队伍我等了很久,其实人也并非很多,不值得这般长久,要知道此时的客运车已经晚点了好些分钟。最后终于轮到我了,我把 TrainPal App 里的 eTicket 给检票小哥看,小哥愣了一下稍加思索,随后说了一大串我挺不懂的英语,那一刻仿佛在鸡同鸭讲,我只听懂了一部分,就是我的行李超标了,我要么 XXX 要么再买张票,我他母亲的我只听懂了再购买一张票,于是我又买了一张,此时钱包流下了小珍珠。。。本来我为了省钱选择坐客运车,结果倒好,价格还翻了倍,真还不如坐火车呢。当然火车的话,我目前还不知道两个行李箱加两个包需要额外收费吗,或许选择火车是更划算的选择(之后事实证明火车确实可以带两箱两包)。话说我以后若是去其它城市游玩的话,当然不会带这么多行李,也许只有搬家才会。这次的经历就算是让我长了一智。

此前我了解到 coach 上是有厕所的,然后我也看周围乘客上厕所都是往车厢后走,于是我也往后走,走到车尾时突然发现不对劲,好像车厢后面没有厕所,印象里我顶多经过了像车侧边门一样的地方,然后其余都是乘客座位,哪来的厕所呀,匪夷所思的我正要回座位时,突然发现车侧门那有一个很隐蔽非常小的门,我懵懂地打开后一看,果然是一个小厕所,大概不到 1 平方,高度貌似不到一米八,属实难为了我 188 的身高,弯着头上厕所可别提有多无语,里面还很脏,但至少比我老家的茅厕干净哈哈,上完了光是找水龙头开关就找了很久,结果发现侧边有一个小按钮,按一下即可出水,整体下来我认为 coach 上的厕所体验极差。

回到座位后,车不一会就开到了某个城市站点,这时上来了一个表情冷淡的阿姨,盯着我并说了一句“You are on my seat”,我占了她预定的座位,英国 coach 确实可以预定付费座位,否则就是随机坐,我那时还不懂,以为哪都可以坐,于是上车就直接挑了一个最近的座位,经过我的观察预定座位好像基本都在前排,中后排好像没人预定,所以我下次再坐 coach 就知道啦,我个人会选择中间位置,因为后排位置太远了,上下车过于繁琐。

H1抵达南安普顿市

漫长的六个小时终于度过了,仿佛过了一个世纪。下午 5:30 我顺利抵达南安普顿市,刚下车就叫了一个 Uber,司机是黑人小哥,看上去人狠话不多,服务还挺好,他还帮我搬了行李,不一会就到了我的租房处,接待我的是英国本地中介小哥,无论他是长相还是口音人们都能推断出来,他还热心地帮我提了一个行李箱,进了我预定的房间后,他给我简单地介绍了下房间的基本家具设施,然后让我签合同,最后为了庆祝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租房成功,我主动和小哥合了个影,圆满呐~

中介小哥离开后,我就在房间里大概安置了下,一晃眼就晚上六七点了,我必须得买点菜和生活用品。我选择去离家最近的一个小超市 Tesco,开始时,我看谷歌地图上要经过一条小道,但我硬是找了几分钟,结果发现小道入口就在我家斜对面,比较隐蔽,没有任何显眼标志,不容易被人发现。走进去才知道是一个阴森小道,部分路段有铁栏杆,周围都是林木,中间还有一个小水沟,在那静谧的夜晚,阴森的环境,显得那条小路愈发有些长,不远的路灯发出昏黄的暗光,属实让我捏了把冷汗,尤其当时对面还有一位向我走来的行人,令我更加害怕了。但不一会我顺利走到了 Tesco,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在英国夜晚买菜,之前基本都是和哥哥姐姐一起,他们有时会指定我买哪些东西,但这次,真就是随心所欲购物了,一开始实在没有头绪,因为我带来的厨具也就一个小煮锅,和一些 2 套碗筷,不知道做什么菜比较好,于是我就只买了面包、薯片,还有其它生活用品,总共花了 14.2 镑。回家的路上,吹着冷风走在湿透黄昏的街道,真的很孤单,边走路边跟前女友发语音倾诉我的不安(那时候还在谈)。那天晚上,我独自坐在硕大的双人床上啃着薯片,刷着手机短视频,那一刻真的很想家,突然发现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自己一人完成,在这里没有人照顾我,在国内有爸爸妈妈,在曼城起码还有哥哥姐姐,不过这也挺好,对我来说是一个独立的好机会,这么多年在家里被溺爱坏了属于是,小鹰要自己学会飞了,实际上我都算是老鹰了。

H1住处 House

在那个 House 里,我见到的第一个室友是一个来自伯明翰市的老哥,叫 Richard Westlake,租房官网上陈列的室友信息说他是 late 20s,就是二十好几的样子。一开始见到他,看起来性格比较莽撞,他大抵是喜欢红色,因为他全身上下都有红颜色的出现,事实证明,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,他确实倾向于穿带有红色的服饰。为了破冰,我那时主动问了他叫什么,他咕噜咕噜说了一串,我没听懂,然后他又说:“I'm Rich”,我直接整蒙了,他是在炫富吗?我说:“So I can call you Rich?”,他说是的,过了 N 天,我通过门口收到的信看到了他的全名,那时才恍然大悟,Rich 原来是 Richard 的简称,让我联想到美剧《Good Luck Charlie》中的 Teddy,她的好友 Ivy 叫她 T,其实跟国内的小名类似,喊名不喊姓那种,只是为了方便且更亲近。除此之外,我和 Rich 就没怎么聊过天,每天只是打打招呼,他常用的打招呼就是:“You alright”,这算是我从老外那里学到的第一句英式打招呼。我发现他不怎么做饭,经常点外卖,也许他的工作能够提供餐食吧,Good luck buddy。

第二个见到的室友是 Amogh Hurali,一名印度小哥,去年在南安普顿大学读 Master,念 Risk Management 专业,他的长相是印度人中比较帅的,而且几乎没有印度口音,口音有些美式,但有时也比较英式。我和他初次见面只打了声招呼,然后就是一个多星期的沉默,都互不打招呼,气氛一度冰冷僵硬,我肯定是想与他聊天,顺便也可以锻炼口语,但我对口语实在是不自信,且我也很内向。他那边估计觉得我看上去不太友好的样子?不过终于到了某一天,我俩碰巧在厨房要做饭,那时到了不得不沟通的地步,比如我们可能会聊到:“我可以洗下碗吗”,“可以挪一下位吗?我要拿 XXX”等等,于是他先破冰了!他开始以我的个人情况作为话题,比如你叫什么?你是这边学生吗?你来自哪里?就这样谈了应该有十分钟,我也跟他表明了我的英语不太好,希望我这样解释了能在他心目中至少不会留下坏的印象。对了,他和 Rich 都喜欢在晚上抽“大麻”,而且我还在 House 侧门口看到已经堆了几百个烟头的小花盆。令我不悦的是,我关着门气味也能顺着门缝飘进来,那烟雾像是迫不及待地要被我闻到,跨越群山万岭也要钻进到我的鼻孔。但是也不能说他们做错了,因为他们都遵守了住房规则,就是禁止室内吸烟,但是在院子里和 House 侧边走道里吸烟就不属于规则范畴了。实话说,这烟味和国内的不太一样,气味很奇怪,无法用文字来形容,反正两者我都不喜欢闻就对了。其他过来人告诉我这是“大麻”,第一次与这类毒品近距离接触让我有些后怕,不过最后见怪不怪了。

第三个我见到的室友是 Jonathan Cho,一名香港小哥,他也是去年在南安普顿大学读 Master,EE 专业,目前是全栈工程师。第一次听到他的专业我感觉我仿佛中奖了,居然有一个和我一样学计算机的室友,而且是华人,他说他看到我也很开心,就这样我们聊了好久好久。我们平时会经常碰巧一起做饭,因为有四个灶台,所以道理上可以多人同时做饭,我觉得两个人就刚好,再多一个人就非常挤了。平时做饭的话,会聊东聊西,从工作聊到生活,又聊到感情话题,他的普通话不好,所以我每次说话都会使用很简单的用词。说实话,我非常羡慕他,有一份稳定的计算机工作,在 JP Morgan,薪资也不错,这边朋友也多,还有一个情感稳定的女朋友,平时也会请假和朋友旅游,他生我梦哈哈,这不就是我近几年向往的事情吗?祝自己好运吧。

第四位见到的室友是 Barry Jones,一位四十多岁的英国本地大叔,一开始我以为他是房屋维修人员,或者是房东什么的,因为真的很少看到他的影子,直到有一天他来一楼用洗衣机,我才知道他也是租客,只是从不做饭而已,我之后发现他基本都是点外卖,平时还喜欢喝点小酒,我是通过他衣服上的气味和 House 外垃圾桶里的几个大啤酒纸盒判断来的。我和他也基本没有怎么聊过天,他和其他室友讲话的那种感觉还挺让人不太舒服,他仿佛有些话痨,咄咄逼人,虽然说话吐字很慢,但是声音洪亮,仿佛学校台上的校长,一字一句地蹦出来,很是威严,仿佛在宣誓什么重要的事情,台下也一片鸦雀无声,这显然不是令我舒服的聊天氛围。

整体居住体验我只能说一般,有好有坏。好的方面,就是我住一楼,也就是英国这边的 ground floor,出门比较方便,有 Sainsbury 超市,公交站台离得也比较近,然后晴天的时候透过窗户看到院子的景色的真的很美,有种退休后悠哉悠哉的那种感觉 (bushi。该住房离我的学校也特别近,去上课只需步行十分钟。不好的地方,就是隔音很差,当然这也是英国这边住宅的通病了,室友正常打电话的声音我听得一清二楚,更别提他带女朋友回来,两人能嘻嘻哈哈一夜。然后他们都几乎不讲公共卫生,厨房的碗碟能堆一周,我呢,是个比较能吃苦的人,我初三在乡下读书,那种下面一整条坑连通的厕所我都上过,夏天还都是蚊子,我上厕所还得不停抖动着身子,因为一不留神蚊子就吸进好多血,不描述啦,所以异常艰苦的环境我能度过,这又算什么呢?当然的确资金有限,只能租到这样的。所以我洗碗的话,一般都是直接在他们的盘子上方冲洗,就也还好,死不了人,我是来学习赚铜臭的,不是来旅游度假的,得分清主次。

结束语:这一切的一切皆为人生中必须经历的事情,无论国内发展还是国外也好,都要学会直面孤独,再到享受孤独,独立起来,加油,我的未来一路鲜花。

Prev

Next

Related Posts